最近,多家藥店注銷中醫診所引起了業界關注,公開信息表明,這些藥店只是剝離了中醫診所,藥品零售板塊保留著,這很容易被外界解讀為“藥店+診所”模式的失敗。
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不難理解,中醫(診所)館等業態模式在過往的幾年里有過“高光”的時刻,“+中醫藥”成為了不少藥店上馬的項目之一,不過經過一輪大浪淘沙,像中醫(診所)館等業態成功的案例并不多。
但并不能以此判斷藥店的中醫藥業務到達了天花板,相反在政策的加持下,中醫藥有望成為集采微利時代更為倚重的利潤增長點。
利好政策疊加
近日,一眾中醫藥上市公司連續上漲,成為了2022年開年資本市場最熱的板塊之一,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利好政策的疊加。
從新冠爆發開始,中醫藥再一次成為全球焦點,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,中醫藥復興也是中華文化復興重要的一環。“十四五”規劃里與中醫藥有關的占了很大篇幅,其中特別強調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。
如果“十四五”規劃從頂層確立了中藥在中國的重要地位,那么2021年12月30日國家醫保局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的《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下稱“意見”)就是將使得中醫藥產品落地更廣闊的市場。
意見提到,將符合條件的中醫(含中西醫結合、少數民族醫,下同)醫療機構、中藥零售藥店等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;其次是將更多中藥品種納入醫保目錄,包括此前不在目錄里的民族藥、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等,并且將醫保渠道拓展到零售藥店。
把更多中醫藥服務機構和產品納入到醫保支付體系,這意味著中醫藥市場將進一步放量。而中醫藥暫不執行DRG/DIP付費,中藥飲片可繼續加成25%銷售。這對于集采微利時代下,這些利好或將成為藥店業績新增長點。
即使是中成藥集采,政策也有所傾斜。2021年12月,湖北省醫保局牽頭19省份,首次開啟了中成藥集采,與此前國采品種相比,湖北國采中選率達62%,大部分藥品價格降幅30%-50%,部分藥品僅降價10%-30%,這降幅還是比較溫和的。
而在中醫診所(館)申辦條件方面,從《診所基本標準(2022年修訂版,征求意見稿)》中也可以看有松綁的跡象。種種表明,中醫藥政策支持的力度在不斷加碼,面臨增長壓力的藥店為什么不抓住這機遇呢?
向大健康延伸
盡管意見尚未落地,但資本市場反應尤為敏感。意見公布后,大參林、健之佳、一心堂以及老百姓大藥房等醫藥零售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迎來上漲。業內普遍認為,這無疑是對基層零售市場的又一波政策利好。
另一方面,人口老齡化趨勢將進一步帶動中醫藥市場需求提升。同時,2014-2020年,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增長迅速,人均醫療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比重由7.20%增加至8.69%,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和支付意愿有所提升。
由于在預防、保健和養生上,中醫藥以其在慢性復雜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療方面具有顯著優勢。憑借此特色,中醫藥需求由“治療”向“預防、保健”不斷拓展,這也意味著中醫藥產業鏈可以延伸至大健康及中藥消費品,中醫藥的消費屬性愈發明顯。
有數據顯示,中醫藥大健康市場由2014年的10290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30240億元,年復合增速19.7%,2021年預計3.8萬億元,按照年均增速15%-20%計算,到2025年中醫藥大健康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.5萬億元。
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認為,中醫藥可能是中國未來的新動能,“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資源,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。只要我們加速適應并搶抓機遇,認真貫徹新理念,加快培育新動能,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不斷做強做大,中醫藥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健康的新選擇。”
不一樣的2022
事實上,對于藥店來說,中醫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,但在如何分享市場紅利方面,每個連鎖都有不同的嘗試和做法。
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阮鴻獻認為,在集中帶量采購的影響下,中醫藥也是未來零售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。作為藥店的經營方,公司要順應國家政策,調整銷售方向。他表示,健康中國更多的是未病先防、未病先治。從理念上來講,中藥很多是藥食同源,將中藥融入日常生活當中,這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調理和幫助作用。據了解,目前一心堂的中醫藥品類銷售及中成藥占比20%-30%,中藥材占9%左右,下一步這一比例將進一步增加。
對中醫藥品類價值的挖掘,不得不提大參林,2021年中報顯示,中參藥材占比達到了15%,毛利率超過40%,比中西成藥高了近10個百分點。
不過,不同藥店在中醫藥品類份額方面差異較大。同仁堂、大參林、一心堂等大型連鎖中醫藥品類銷量和毛利率表現良好。也有部分藥店表現差強人意,不少藥店的中醫藥品類銷售占比只有5%左右。加上部分中藥飲片憑處方銷售以及分類分級管理的推進,并不是所有藥店都能在中醫藥板塊分到一杯羹。
而且地方差異也很明顯,比如東北市場中醫藥市場就很難突破,其中主要原因除了與當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差異有關外,更重要的是支付方缺失。隨著意見表示把更多中醫藥產品和服務納入醫保支付,原先相對落后的市場將可能變成潛力市場。
綜上所述,短期機遇催化、長期需求增長疊加利好政策加持,2022年中醫藥行業,或許真的有望迎來不一樣的一年,中醫藥或將是藥店“最靚的仔”。